查看原文
其他

追忆丨孟国治:我宁愿没有这个一等奖

2017-02-15 孟国治 新三届

        作者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1947年生人,文革中在广西军区生产师插队近8年。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。毕业后在广播、电视、报纸等媒体供职,也改行在政府法制部门行走,挂过县委副书记头衔,任务是扶贫。退休前为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副总编辑。


本文作者近影。


        说这话,我不知道获奖者可否高兴。


        2002年,广西电视台的一篇题为《南丹“7.17”事故真相》的报道,获得2001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。这是中国新闻奖设置以来,广西获得的第一个一等奖。消息传来,绝大多数广西广播电视系统的新闻工作者都很高兴。
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作为一个知情者,我却无论如何兴奋不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按照广西广播电视系统的规定,中国新闻奖一等奖,作者是要被授予20万奖金的。但这笔奖金,一直到两年后才落实,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的主要领导,也不知道“怎样”发这笔奖金。因为有人高兴,有人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2001年7月25日,我和广西电视台副台长林旭乔,在我曾担任过县委副书记的龙胜各族自治县,与当地协商庆祝自治县成立50周年宣传事宜。会上,林台长接了一个电话后,将我叫到室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原来,广西电视台接到举报:广西河池地区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下属的拉甲坡矿7月17日发生特大透水事故,造成矿井下数十名名矿工死亡。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、焦点报道栏目负责人彭勇来电请示,是否派人采访查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我任广西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总编室主任,负责广西广播电视系统的宣传管理工作。在简单交换意见后,林台长当即回电指示彭勇:1、立即将此事向有关部门分管领导汇报,请示可否派员采访。2、如情况属实,是否发新闻,何时发新闻,保证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统一安排指挥。
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不久,彭勇复电林台长:党委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同意采访,并强调一定要服从宣传纪律。林台长随即就采访的人员调度、采访的方法等具体事宜,一一做了部署。


        而后两天,我与林旭乔又转到桂平市公干。


        桂平是个佛教氛围相当浓厚的县级市,宋朝始建的龙华寺位于该市西山。龙华古寺,又名上寺,至今已传四十余代僧,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释巨赞、释觉光法师驻锡,现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。殿阁雄伟巍峨,香火甚盛。


广西桂平市龙华寺。


        桂平市西山的下寺则为洗石庵。佛家认为,西山之石,身居瘴乡,需雨露洗刷,因名洗石庵,清顺治三年(1576年)建。洗石庵是广西佛教基地,全国重点寺观之一。 洗石庵住持法师释竟能(1895-1989)是广西临桂两江人,1985年中秋,我陪当年的延安红军俱乐部主任岳平拜访此庵和释竟能法师,惠获法师赠与其亲手制作的月饼及其亲手采摘的西山茶。


        法师1910年毕业于广州女子师范,北京民国大学肄业。1947年在广东曲江南华寺受戒,被 40 37436 40 15263 0 0 2120 0 0:00:17 0:00:07 0:00:10 3199主持西山佛务,驻锡洗石庵,潜心研读佛家经典。新中国成立后,法师自食其力,开荒护茶,恢复发展了西山名茶生产。1989年逝世时,在火化骨灰中发现半透明晶体“舍利子”三颗。
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此次桂平行,我们并无轻松的感觉。一路上,广西电视台前往南丹采访的记者报来的,都不是什么让人宽慰的消息。


       前方记者汇报:“所有的矿工及其家属见我们时都非常害怕,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采访,矿主及其全副武装的矿警将记者要采访的矿工强行拉开,拒绝采访。我们记者找到县委县政府的时候,被告知领导都去开会了,学习的学习,考察的考察,都不上班。而县委宣传部新闻股的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竟一口否定有事故发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有的记者反映被壮汉跟踪,有的被莫名的电话威胁,透水的矿口被持枪人员守卫,禁止靠近。前方记者认为,在紧张气氛的背后,肯定有重大的隐情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了解到南丹拉甲坡矿的工人来自于贵州都匀、广西河池都安、宜州等县后,林旭乔副台长决定改变工作方法,到工人家乡去查访。因为当时离举报的事故发生已有些时日,如果确有事故死亡,按广西农村的习俗,肯定会有祭奠。祭奠就是线索、实证。


        贵州跨区域了,采访比较麻烦,于是林副台长通知广西电视台负责宜州方向,而由我通知广西有线电视台派员,前往都安瑶族自治县。


        对此,广西电视台彭勇和焦点报道栏目监制覃水生心领神会,立即加派一个采访组,从与南丹毗邻的金城江开始向宜州方向排查。广西电视台的记者是负责的,也是尽责的。他们沿金城江至宜州市的国道向两翼展开地毯式搜索,终于在宜州附近的德胜镇都街村一个村子发现了苗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该村岜贺屯村民韦振平,大屯村民韦海生、韦灿军父子均死于刚刚发生的南丹矿难。扩大调查,拉甲坡矿何时将家属接到金城江饭店商议赔偿的过程,该村及附近村寨死难者的姓名,每一个死难者赔多少,一家死了两个的赔多少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详情一一浮出水面。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下属的拉甲坡矿7月17日确实发生了特大透水事故,死于矿难者不是小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令人失望的是广西有线台,派出去的记者一头栽进有关部门,得到否定的回答后随即打道回府,一无所获。


出事故的矿口。(新华社)

 

        与广西电视台调查同步,自治区有关部门也在调查事故的真相。向他们汇报的南丹县委正、副书记,正、副县长和有关生产安全部门负责人,甚至河池地区的主要领导,都异口同声地告诉这些调查人员,没有发生死亡事故。调查组了解到的情况与电视台的结论相悖,谁,手中握有真相?


        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调查组是不愿意也不敢怀疑自己的调查结果的,几级党政领导难道胆敢包庇一个民营企业老板,步调一致撒谎欺骗上级?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。


        我们那座办公楼是1950年代盖的苏式建筑,没有电梯。7月31日上午,自治区广电局副局长何丹从三楼他的办公室下到一楼我的办公室。因为自治区某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的某领导电话找他,质问广西电视台派员调查采访南丹矿难真相经过批准没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我告诉何副局长,此事事先请示了某部门分管领导,并将过程一一详述。何副局长离开我的办公室时,轻松的表情代替了原先的紧张神态,但我心中却产生了莫名的不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果不其然,才过了几十分钟,何副局长又一次亲自从三楼他的办公室下到一楼我的办公室,他告诉我,某领导听了他的解释后亲自打电话询问了某领导。某领导说,他不知道这件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我的办公室里死一样的沉寂。某领导不仅是我的校友还是系友、前辈。怎么解释呢?领导事多,也许,他的记忆被更重要的事务占据,我只能这样想。


        记得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有这么一句话:人的大脑就像一个仓库,只能装有用的东西。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装,有用的东西就没地儿装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回过神来,我邀请何丹副局长下午与我一齐到电视台,审看记者拍到的有关矿难的资料。


        下午,在去电视台的路上,何副局长在小车的后排自言自语地说:“看来,这事不管真假,都不是小事了。”我没有接他的话,我明白,矿难是真,事情小不了;矿难是假,电视台这个麻烦就大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在电视台看资料片的过程中,何副局长震惊了。看完,他也只说了一句话:“将片子马上送区党委领导审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电视台不是省油的灯,在我们去看片之前,按林旭乔副台长的部署,广西电视台拍摄的南丹7.17矿难的资料片,已完整地交到自治区党委常委、党委邱秘书长案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事后我们听说,秘书长看完资料已经是晚饭点了,他忘记了体恤上级,立即安排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审看了全部资料。


        曹伯纯书记看毕,沉痛地说,现在不是死没死人的问题,而是死多少人的问题。这天,也是7月31日。
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2001年8月1日,当城市还挂着满天的星斗,曹书记已驱车向300多公里外的南丹县赶去。上午,在南丹县,曹伯纯亲自主持调查汇报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据案发后南丹县委书记万瑞忠交代:“8月1日跟曹书记汇报的时候,我们还是说没有。当时汇报的时候,我一个,地区一个,还有自治区工作组组长三个人跟曹书记汇报都说没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在曹伯纯书记主持的调查会上,某公甚至情绪激昂地将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的摄影记者“请”出会场,并再三指责广西电视台记者采访调查失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就在当天,随曹伯纯书记来南丹的强力部门的工作人员,已经控制了事故矿山矿主黎东明,审讯获得突破,事实真相浮出:


        2001年7月16日下午4点,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矿和相邻的龙山矿、田角锌矿共有500多名职工下井作业。17日凌晨3时左右,拉甲坡矿3号工作面进行了两次爆破作业,在冲击波的作用下,隔水岩体被击穿,形成一长径3.5米、短径1.2米的透水洞口,使其上部采空区、老塘和巷道的积水大量涌入拉甲坡矿,淹没3个工作面,并淹没相邻的龙山矿两个工作面、田角锌矿一个工作面,造成81名矿工死亡。


警方询问拉甲坡矿矿主黎东明。(新华社)

 

        事故责任的追查与追究,权钱肮脏的交易过程的查实与查证,瞒报事故真相背后的利益驱动的取证和认定,一切的一切走向了有序和正义。59人被立案,其中时任南丹县委书记伏法,包括河池地委书记在内的县、地数位党政干部服刑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遗忘者还在遗忘,否认者选择了对过程的沉默。而记者能做的,就是在8月7日的广西新闻报道中,如实披露南丹矿难的真相。


        广西电视台的这篇报道,最终获得2001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,因为报道找到了7.17矿难的铁证,推动揭开了那血淋淋的真相。
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当帷幕落下时,我却是无法释怀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我宁愿没有这个一等奖。因为这就可以没有那消失的81条生命,没有那在事实面前的怯弱,没有那漠视生命的丑陋,没有那背弃了初衷的价值观的堕落。


        在桂平,我领听了寺庙宣示的“菠萝密多”,这是梵文,汉语佛家语言意即“慈航普度”。佛家以慈悲为怀,所以“慈航”就是用慈善之心去引导,“普度”是不分什么人都要度,使大家都能度过生死苦海,达到快乐的彼岸。阿弥陀佛!我不知道。 


      (小号获作者授权推送,图片由作者提供。)


本文作者孟国治。


媒体人系列:

刘澜昌:罗湖桥那边的记者生涯

刘建生:锦涛同志给我号脉

刘建生:我拍美国总统奥巴马

马道:与“爱”有关的故事

林晨:我在新华社三十年

张岳庚:在北极守望北极熊

张岳庚:我两次从南极归来

何砚平:马海德医生的名片

吴晔: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

侯杰:48小时体验坦赞铁路之旅

侯杰: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

侯杰: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

侯杰:一条铁路与三国领袖

侯杰: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

班和平:孝子贤媳活埋“黑蛇精”父亲

刘宇: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器材流水账

刘宇: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

刘宇:保存日子的最好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

黄清水:30年前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

李辉:他诠释了媒体人的另一条路

张伟光:那一年耀邦出镜,我出了一点力

鲁晓晨: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

姜波忆范敬宜:老范,我好想你呀!

徐世平:新媒体老总的一天

徐世平:挑战企鹅帝国的资深媒体人

徐世平:媒体融合转型的资本动力

胡舒立:我对媒体转型的再思考

胡舒立:我们要培养掌握媒体工具的

现代知识分子,而非新媒体工匠

胡舒立: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众多自觉的新闻人

胡舒立:大真无争张善炬

张善炬: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

张善炬谈新闻采编:拜托,留住细节!

詹国枢:经济文章的三条半标准

郭庆光:新闻小鲜肉要有专业自信


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。

  曲逆编辑、工圣审读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